永恒之蓝WannaCry病毒补丁补丁
- 更新时间2017-05-16 12:09:44
- 文件类型rar
- 文件版本
- 简要说明这几天,一种名为“WannaCry”(永恒之蓝)的勒索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爆发,至少有150个国家受到攻击,我国教育、银行、交通等多个行业也遭受不同程度影响。仅截至14日10时30分,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已监测到约242.3万个IP地址遭受攻击;被该勒索病毒感染的IP地址数量近3.5万个,其中中国境内IP约1.8万个。360威胁情报中心的最新统计是,目前中国已有29000多个IP被感染。
详细描述
这几天,一种名为“WannaCry”(永恒之蓝)的勒索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爆发,至少有150个国家受到攻击,我国教育、银行、交通等多个行业也遭受不同程度影响。仅截至14日10时30分,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已监测到约242.3万个IP地址遭受攻击;被该勒索病毒感染的IP地址数量近3.5万个,其中中国境内IP约1.8万个。360威胁情报中心的最新统计是,目前中国已有29000多个IP被感染。
比较可怕的是,目前安全业界暂未能有效破除该勒索病毒的恶意加密行为,暴力破解的时间可能要以百万年计或是等到量子计算机实用化。用户主机一旦被勒索病毒渗透,只能通过专杀工具或重装操作系统的方式来清除,但用户重要数据文件不能完全恢复。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,这次大规模网络攻击采用了美国国家安全局开发的黑客工具。今年3月,“维基揭秘”网站披露了一批据称是来自美国中情局的黑客工具,批评中情局对其黑客武器库已经失控,其中大部分工具“似乎正在前美国政府的黑客与承包商中未被授权地传播”,存在“极大的扩散风险”。面对这场病毒袭击,就连微软总裁Brad Smith昨天也在自己的博客上愤怒地说,“如果这些政府部门继续躲在暗处挖掘全球电脑系统的漏洞,然后制成所谓的’武器库’用来攻击别国或是’买卖’,那么你们就是网络犯罪的帮凶!” 一周前,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我对大规模杀伤武器是很悲观的,但我认为发生核战争的可能性要低于生化武器与网络攻击。”一语成谶。巴菲特的这句话言犹在耳,“WannaCry”的网络病毒就在一夜之间席卷全球。 如果说勒索病毒对电脑造成的伤害是直接的、显现的话,那当前更有一些隐形的网络“病毒”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“中招”,更需要广大网民积极防范。
这种“病毒”就是某些势力对我国的意识形态网络攻击。与勒索病毒类似,这种“病毒”很多也是西方敌对势力恶意制造的。
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。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。在网络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,谁掌握了网络,谁就抢占了意识形态斗争战场的制高点,谁就按住了信息时代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命脉。
网上意识形态斗争关乎旗帜、道路和国家政治安全,是一场没有刀光剑影却杀机重重的舆论战争。多年前,就有西方政要声称,“有了互联网,对付中国就有了办法”“社会主义国家投入西方怀抱,将从互联网开始”。当年,他们对前苏联的颠覆手段之一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网络渗透;后来,在南联盟和西亚、北非一些国家故伎重演,屡屡得手。
他们通过收买少数“思想叛国者”等手段,把网络作为攻击我国政府体制、抢夺军心民意和进行“颜色革命”的重要阵地,利用信息网络优势调整西化分化策略,把网络阵地作为实施渗透破坏的主要渠道,不遗余力地输出“在线软实力”,制造传播新型“精神毒品”,实施“文化冷战”,恶毒攻击党,抹黑开国领袖,诋毁英雄人物,极力用“普世价值”迷惑网民,用“宪政民主”扰乱思想,用负面舆论谣翻中国,用“军队非党化、非政治化”和“军队国家化”拔根去魂,妄图利用互联网“扳倒中国”。
军队也置身其中。近年来,网上炒作涉军事件、特别是炒作涉军负面事件逐渐增多,负面舆情已成为影响部队建设和军队军人形象的重要方面。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,通过造谣攻击、恶意炒作,攻击军队性质宗旨、歪曲军队历史、否定军队英模人物、质疑军队战斗力、放大极端个案的涉军负面因素等等,妄图离间人民和军队的血肉联系,打击人民对军队的信心和信任,矛头直指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。这些涉军负面炒作的频繁出现,许多是不同政治立场、意识形态、价值观念的博弈和较量。在这场斗争面前,我们没有任何退缩的余地,坚决不能输也输不起。
面对这些网络“病毒”,需要我们瞪大双眼,充分认识到其恶毒性、危害性,提高自主防范的能力。
一旦发现自己思想上被这些“病毒”入侵,可以暂时主动思想“断网”。防范勒索病毒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先断网再开机,防范思想“病毒”的攻击也是一样。许多网络意识形态攻击,往往不是直接地、明显地进行,而是通过炒作现实中的个案,制造网络谣言引起大众的愤怒情绪,进而让人们在潜意识中对国家政权、体制机制和社会制度产生不满情绪。在网上看到某些极易让人愤怒的事情,许多时候不能盲目轻信,人云亦云,而要静静观察一下,对这些信息和不良情绪主动在思想上暂时“断网”,等候真相到来。等过了一些时间,往往就会发现引发大众愤怒的细节往往掺杂着太多不实信息。请记住:越是耸人听闻的新闻,越要放两天再看。
积极防范的根本,还在于主动打好思想“补丁”。有人之所以轻信某些政治谣言,中了敌人网络意识形态斗争“病毒”的招,根本的还是政治上不够坚定、理论上不够清醒、思想认识提高不够。需要坚定政治信仰,强化理论武装,严守政治纪律,站稳政治立场,不被任何干扰所惑,不信不传小道消息、政治谣言和灰色信息,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。
防范勒索病毒,对计算机全面杀毒是必要步骤。防范网络意识形态的“病毒”入侵,也需要经常对自己的思想“杀毒”。许多网络意识形态的“病毒”攻击具有很大的欺骗性、蛊惑性,只有经常上网、正确上网、深入了解网络生态,才能更好地认清某些势力进行网络攻击的方法手段,才能更好地擦亮眼睛,明辨是非,不被人稀里糊涂地当枪使。尤其是各级领导,不能当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“门外汉”,不能在网络舆论面前当“鸵鸟”,而要在有着“看不见敌人”的网络舆论战场,牢牢掌握主动权、话语权,当好网络正能量的“播种机”“宣传队”。